縮短流程
避免兒少再度受害
去年八月推動 已有四起案件通報調查
社會局昨宣導「兒少疑似受虐致重傷案件評估啟動檢警早期介入偵辦」新制,並公布成果,其中一件是三個月大的新生兒小辰(化名),因右腿腫起來送醫,醫師透過全身X光檢查發現,小辰身上有多處陳舊性骨折,疑似受虐,通報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了解、列管。
社會局統計,去年全市兒少保護案件調查人數為一千六百九十七人,五成屬於身體虐待案件;家防中心主任陳淑娟說,年齡層以十歲以下孩童最多,不乏家長疏於照顧所造成,不一定是虐待。
陳淑娟說,過去兒虐案件通常是由學校老師或醫院看到傷勢通報,社工查看判斷是虐待,才通報醫院鑑定,確認是外力造成傷勢,再報請檢警偵辦,這些行政流程要花一個月,但孩子傷勢轉好,物證也消失,因此不少虐待事件提告到最後的結果,多半不會起訴。
爭取處理時機 檢警即早介入偵辦
陳淑娟表示,新制實施後,社工發現疑似兒虐案件時,醫院與社會局立即轉介評估,四日內通報警局,隨後廿四小時內通報地檢署檢察官,掌握調查、蒐證的黃金時機,透過跨域合作,一週內就能蒐證及偵查。
另,社會局製作兒少保護傷勢手冊,發放給家防中心四十五位兒保社工,以真實案例照片,加速社工判斷傷勢是否為虐待,通報給醫療、檢警單位調查;兒保社工面臨人力短缺,正在招募八名人員,希望社工相關科系畢業學生或社工師來報名。